金秋十月,举国同庆。在2025年这个别具意义的中秋国庆假期,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宁沪支队第三大队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强化统筹协调,切实将保安全、保畅通、保服务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全体执法人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在沪宁高速无锡段展开了一场力度与温度并重、科技与人文交融的疏堵保畅攻坚战。面对日均超17万辆的通行压力,这支队伍用智慧破解难题,用真情服务群众,在八天假期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保通保畅”乐章�

智慧引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判”的治理革新
“前�3公里车多缓行,请谨慎驾驶”“梅村服务区剩余充电车位12�…�”假期期间,穿行在沪宁高速无锡段的司乘人员发现,路上的可变信息屏提示变得更精准、更贴心了;司乘人员随时扫应急救援驻点二维码即可获取最近的救援资源分布了;通过新媒体平台观看保通保畅抖音直播便能实时获取路况信息了。这背后,是第三大队联合“一路三方”打造的新型智慧指挥体系在高效运转�

在梅村服务区,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前总是围满司乘人员。“这些事故案例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路段,特别有警示意义。”来自南京的王先生感慨道。据悉,第三大队在辖区梅村服务区南北区创新设置了“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区”,通过真实案例剖析、违法行为后果展示等方式,让交通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我们建立了‘线上直�+线下引导’的双轨工作机制。”第三大队负责人介绍,通过整合高速公路调度云平台、导航软件实时数据、路面监测设备等多源信息,大队实现了对路况的分钟级研判和预警。这种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判”的转变,标志着高速公路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
快速响应:构建“空地一体”的应急救援新格局
10�1日,G42沪蓉高速无锡北收费站入口内广场处发生碰擦交通事故。第三大队指挥室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第一时间发现拥堵情况,立即启动“空地一体”应急处置机制:路面执法人员5分钟到达现场,无人机同步升空勘查,整个过程高效有序�

传统的路面巡查存在盲区,而现在通过“视频巡�+无人机巡�+路面巡��的三位一体模式,实现了辖区巡查全覆盖、快速响应。同时,大队推行“高速免费救援”政策和“交通事故视频快处”机制,将应急救援驻点图与无人机巡航系统有机结合,构建了“扫码知救援、空中快勘查、视频速处置”的快速响应体系。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当事人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快速获取救援资源位置,同时利用视频快处系统实现事故现场远程取证,大大缩短了处置时间。统计显示,假期期间大队处置各类交通事故的处置效率较平日提�30%以上�

更令人瞩目的是无人机应用的深化。在沪宁高速无锡段上空,数架无人机如同不知疲倦的“空中卫士”,累计飞行100余架次,不仅实现了对应急车道违法占用行为的精准查处,更在事故勘查、路况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暖心服务:“高速雷锋”品牌的内涵升华
10�4日上午,应急车道内,一位群众的车辆突发爆胎。正在他手足无措时,“高速雷锋”志愿者迅速上前,熟练地帮助更换备胎。这暖心一幕,正是第三大队深化服务内涵的生动写照�

从单一的应急救援,到全流程出行服务,假期期间大队在梅村服务区设置了多个“高速雷锋”志愿服务点,提供涵盖应急救助、路线规划、便民服务等八大�20项服务�
更值得一提的是服务内容的精细化�10�6日,在G2高速无锡梅村服务区,“月满华诞迎双节,情满驿途护通达�主题活动正在温情开展。宁沪支队第三大队联合梅村服务区、无锡高速交警一大队,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安全手册、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向过往驾乘人员宣传假期保畅举措和行车安全知识。活动现场,执法人员和服务区工作人员还为司乘人员送上定制月饼和节日祝福,让出行旅途充满温情�

“跑长途最怕遇到突发情况,你们讲的应急技巧太实用了,还收到了月饼,感觉特别暖心��一位货车司机感慨道。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解答各类出行咨�40余次,送出月饼50余份,既普及了安全知识,又传递了节日温情,生动诠释了“执法为民、服务为��的理念�
大队还推出“充电小贴士�服务与大队“高速雷��志愿品牌深度融合。在梅村服务区,志愿者们不仅发放精心编制的充电指导手册,还现场演示充电设备使用方法,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专业指导。同时,"出行服务指南"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发放,内容涵盖路线规划、服务设施、注意事项等,成为旅客出行的“贴心助��。这种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让“高速雷锋”品牌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驱动管理变革
“这个假期,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改变。”在第三大队指挥中心,轮值中队长指着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据说。通过数字化转型,大队实现了从经验决策到数据决策的深刻转变�

在拥堵治理方面,大队创新实施“N+1”“N-1”动态渠化措施。当监测到硕放枢纽西向东方向车流激增时,系统自动生成管控方案,通过临时开放应急车道、可变车道、信号控制等方式,实现车流从“无序变道”到“有序通行”的转变。同时根据实时流量,动态调整管控措施。当路段拥堵达到3公里时,启动一级响应;达到5公里时,启动二级响应;达�8公里时,启动三级响应。这种分级管控机制,既保证了通行效率,又避免了“一刀切”管控带来的资源浪费�

在服务区管理上,科技赋能同样显著。通过智能停车系统,实时显示车位信息;通过充电桩智能调度平台,动态平衡供需关系;通过视频分析系统,自动识别违停等行为。这些科技手段的应用,让传统服务区焕发智慧新活力�
同时,根据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一点一策、一天一策”的工作部署,第三大队根据科学研判联合相关部门在辖区重点区域实施精准化布防。在无锡枢纽、苏南硕放机场枢纽等关键节点,采取“定点值守+动态巡查”相结合的模式,部署执法力量开展全天候值守。针对梅村服务区等重点服务区,实行“一区一策”管理方案,安排执法人员驻点执勤,协同经营管理单位共同做好秩序维护和服务保障工作�

这一系列举措充分体现了精准治理的现代管理理念。通过在不同类型节点实施差异化管控策略,既确保了重点区域的实时管控能力,又实现了执法资源的优化配置。驻点值守人员依托信息化指挥平台,与指挥中心保持实时联动,形成“前端值守快速响应、后台支撑精准决策”的工作闭环,有效提升了路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种基于精准研判的布防模式,展现了新时代交通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
据统计,假期期间,第三大队辖区路段平均拥堵时长较去年同期下降35%,拥堵里程下�42%,群众出行体验显著提升�
协同共治:“一路多方”机制的创新实践
节假日前夕,第三大队联合新吴区交通执法大队、新吴区消防管理部门对梅村服务区开展“综合体检”。这种跨部门联合监管,已成为假期保畅工作的常态。通过建立“信息共享、联合执法、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形成监管合力,“一路多方”在服务区监管、应急救援、秩序维护等方面实现了深度融合�

在充电服务保障这一群众关切的重点领域,协同共治理念亦得到充分体现。大队提前协调充电运营商增派运维力量,在重点服务区部署移动充电车,建立�15分钟响应”维修机制。据统计,假期期间辖区服务区充电桩完好率保持�99%以上,最大程度满足了新能源车主的出行需求�

在无锡管理处指挥中心,巨型电子屏实时呈现着沪宁高速无锡段的全景路网态势。交通执法宁沪支队第三大队、无锡高速交警一大队与无锡管理处三方工作人员正并肩而坐,通过联合指挥平台协同处置突发警情。当系统预警显示K1095处发生车辆异常停驶事件时,三方立即启动“一路多方”应急响应机制:交警部门通过视频监控精准锁定事故点位,交通执法人员调度就近巡逻车组赶赴现场,管理处同步启动情报板发布警示信息。在指挥大屏前,三方负责人共同研判态势,通过融合通信系统实现现场视频回传、处置方案共享、资源统一调配,形成了“信息实时共享、指令同步推送、处置一体联动”的高效协同格局,充分展现了“一路多方”联勤联动的机制优势和科技赋能的创新成果�
久久为功:保畅工作的深远意义
八天假期�192个小时的坚守,第三大队用实干诠释了新时代交通执法人的责任担当。但保畅工作的意义,远不止于这个假期�
“每一次大流量应对,都是对治理能力的检验和提升。”大队长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假期实战,大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智慧化转型是必由之路,精准化服务是根本要求,协同化治理是关键支撑�
这些经验正在转化为长效机制。无人机巡查规范、志愿服务标准、联合执法流程等一套套成熟的工作制度逐步建立,推动着保畅工作从“战时状态”向“常态长效”转变�

中秋月圆,他们在岗位上守望;举国欢庆,他们在道路上护航。宁沪支队第三大队用智慧与汗水,在沪宁高速无锡段描绘出一幅“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生动图景,为建设交通强国写下了精彩的注脚�
这份成绩单背后,是执法理念的深刻变革——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从单一执法向综合治理跃升,从传统模式向智慧赋能迈进。它不仅保障了一个假期的平安畅通,更探索出了一条高速公路现代化治理的新路径�